索引号 | 01526376-X-/2022-0117001 | 发布机构 | 365bet如何提款_mobile365_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优化营商环境 | 发布日期 | 2022-01-17 |
文号 | 主题词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办、局:
现将《365bet如何提款_mobile365_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365bet如何提款_mobile365_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365bet如何提款_mobile365_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21〕10号)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把昌宁建成“滇西最美田园城市、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目标,坚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扩大市场主体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为抓手,以激发社会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为主线,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为途径,深化改革与依法行政同步,完善政策与强化服务共进,招商引资和大众创业并举,外引新量和内生增量并重,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发展格局,为推动昌宁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到
2025年,全县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市场主体倍增。
——市场主体多起来。到2025年,全县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2000户、年均增长15.11%,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30户;全县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10556户、年均增长29.18%,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达到33户。
——市场主体大起来。到2025年,全县“四上”企业数量达到207户、年均增长11.52%,力争实现倍增。
——市场主体活起来。到2025年,全县市场主体活跃度达到7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例超过56%;新增市场主体提供就业岗位5.8万个左右。
——市场主体强起来。到2025年,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0户;全县外商投资企业法人达到2户。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1700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20个。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做强做优昌宁核桃、做大做强生猪肉牛产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大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形成一批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农业生产、加工、服务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现代林业经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家庭林场、股份作林场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绿色新兴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优化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全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到2025年,全县农业企业数量达到2555户、年均增长29.1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299个、年均增长12.63%。(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发展改革局、县供销社、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税务局、县电力公司、县统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培育壮大工业企业。一是突出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昌宁工业园区田园片区和园中园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集约。二是做强硅基产业。合理利用昌宁硅矿资源,引进新技术,推动工业硅产品高端化,围绕通威项目,着力推进园中园建设,积极争取省级产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谋划发展硅化工、有机硅及其他硅基产业配套项目,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形成硅基产业生态,吸引下游高附加值产业入驻,大力推进高纯晶硅加工、稀土分离、单晶硅加工等“绿色能源”项目建设,融入保山水电硅材一体化建设,打造光伏产业链集群发展。三是做优食药产业。重点发展牲畜养殖屠宰、蔬菜冷链,做强茶叶、核桃加工以及下游产品开发,发展中草药种植,引进制药企业入驻昌宁。依托城南新区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365bet如何提款_mobile365_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茶叶文化一条街、核桃文化一条街,集中打包宣传昌宁茶叶核桃产品优势,打造昌宁核桃茶叶品牌集群,培育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四是加快“两型三化”发展。推动工业产业向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以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为重点,推进绿色制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五是实施工业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培育更多单项冠军、服务型制造企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县级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增加对新纳规企业扶持奖励,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到2025年,全县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40户、年均增长29.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98户、年均增长11.06 %。(牵头部门: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国资委、县投资促进局、县统计局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培育壮大建筑业企业。加快建筑业提质增效,围绕产业政策扶持、企业资质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三个关键领域,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筑科技创新、过程品质提升、智慧建造监管4项工作见成效。依托城市更新改造、美丽县城建设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建筑施工企业,配套发展一批装修装饰、安装、监理咨询、设计等企业。鼓励建筑业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落户昌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到县外、市外、省外参与建筑、市政、电力、水利、交通等领域承揽工程,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优化资质资格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到2025年,全县建筑业企业数量达到1014户、年均增长29.18%,其中:入库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数量达到35户、年均增长11.84%。(牵头部门: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国资委、县投资促进局、县统计局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培育壮大商贸企业。贯彻落实好扩大内需政策,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实体零售业创新转型、跨界融合发展。落实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措施,实施培育新型消费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提质扩容,培育壮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积极孵化电商经营主体,引入知名电商企业落地昌宁,合力打造“云上昌宁”电商平台,推动本土企业联动发展。加强限额以下商贸企业跟踪培育,强化资金、项目等资源支持,确保达限企业及时纳入统计。到2025年,全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数量达3144户、年均增长29.18%,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数量达65户、年均增长11.33%;全县外商投资企业法人达到2户。(牵头部门: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投资促进局、县统计局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培育壮大服务业企业(不含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围绕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健康服务、现代金融、房地产、数字服务、科技服务、家庭服务、商务服务、环保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聚焦细分行业,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数字赋能,增强要素保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着力培育服务业企业。培育发展服务业龙头企业,分行业制定龙头企业培育库,拓展服务半径,做大市场规模,实现跨区跨境发展。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企业,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细化专业分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进现代服务业“小升规”。到2025年,全县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2803户、年均增长29.1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954户、年均增长15.2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9户、年均增长18%。(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投资促进局、县统计局、人行昌宁支行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加快培育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市场主体歇业评估机制。持续推动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等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创业指导引导,落实“个转企”优惠政策,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大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重点支持微型企业上数量、小型企业上规模,加快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围绕配套产业,培育一批小微企业;鼓励文化教育、家政服务、养老健康、旅游休闲、信息服务等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降低科技项目申报准入门槛,鼓励小微企业申报政府相关项目;扩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范围,支持小微企业扩大经营和服务;鼓励小微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加快特色化发展。到2025年,全县中小企业数量达到9640户,年均增长29.18%,个体工商户数量达到31444户,年均增长12.50%。(牵头单位: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税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人行昌宁支行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政策措施
(一)优化服务效能,提高登记注册效率。全面贯彻执行《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程度。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流程,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开户预约等事项“一网通办”,精简银行开户程序,将开户时间控制在3个工作日内(除个别可疑特殊情形外),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1个工作日内。在发放实证照同时,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便利企业网上办事。落实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承诺制,与全省同步推广“一址多照”“一照多址”。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机制,支持市场主体延长生命周期。加强“一部手机办事通”宣传推广,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掌上办理。纳税人办理普通发票,除税务机关按规定确定的高风险情形外,即时办结。(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务服务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税务局、人行昌宁支行)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环境。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放管结合,严格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稳妥推进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制度。动态调整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进一步优化再造投资审批流程,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多规合一”“多表合一”“多审合一”“联合测绘”“联合验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严格落实全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清单之外无审批,坚决清理“红顶中介”。全面推行行政许可集中审批制度,所有行政许可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做到“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全面推广运用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提高用户注册率和办件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入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部门、县税务局)
(三)强化财政金融扶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相关政策,按规定执行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费率,严格执行减免政策,准确核定缴费金额。二是精准定位,“靶向”实施政策辅导。进行税企一对一辅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提醒纳税人办理税收减免业务。三是全力打造“税费负担更低、办税时间更短、办理次数更少、办税流程更简、税费服务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全县纳税人和缴费人的获得感、满意度,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办税成本。四是实施金融服务民营企业“一对一”“面对面”等融资协调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制定“一企一策”融资服务方案。加大全国“信易贷”平台推广力度,强化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有效增信。(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办、县国资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行昌宁支行)
(四)聚焦发展瓶颈,提升要素保障能力。统筹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新增指标与优化原有指标、产业园区优化提升与重点项目供地保障,有效解决项目土地供给不足问题。支持市场主体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依法依规提高现有工业用地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容积率,对其不再增收土地价款。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产业项目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企业利用自有的存量和闲置土地、厂房、仓库等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发展先进制造、生产性和高科技服务业、创业创新平台等,可实行按照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组织开展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多个事项的区域评估工作,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国家、省进一步压减准入类职业资格数量的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人力资源顺畅有序流动,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用工。推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等信息,简化报装手续、优化办理流程,向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进水电气网过户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水务局、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人行昌宁支行、县电力公司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企业帮办服务,运用云南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平台,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大第三方服务专业公司培育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严格落实招才引智有关政策,开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扶持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在购房、子女入学、家属落户和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落实支持劳动者创业政策措施,全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技能提升培训等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扩大贷款范围,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财政贴息。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的,根据合伙人数按每人20万元标准核定,最高额度为110万元。引导鼓励大学生等10类人群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快创业平台建设,新建或改建一批创业孵化基地,通过“筑巢引凤”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推进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自主进入云南省风险补偿金申报平台和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准营标准。2021年至2025年,全县累计扶持自主创业人员达5500人以上。(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公安局、县教育体育局、县退役军人局、县工商联、团县委、县妇联)
(六)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健全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取消、停征、免征、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之外不得收取政府性基金及行事业性收费。依法查处利用行政资源违规设立项目收费、只收费不服务以及未执行收费减免政策等行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业银行领域收费,督促各银行机构开展自查清理,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取消部分票据业务收费。全面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不合理收费,禁止互联网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不公平的高价服务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不得借前述活动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市场主体有权自主决定加入或者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税务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县金融办、人行昌宁支行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提升监管水平,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市场监管提升专项行动,实现监管常态化、全覆盖;加大国家、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应用力度,部门监管事项认领,行政检查实施清单完善率达100%,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采集并推送监管信息数据,监管事项覆盖率达100%,形成监管行为录入与考核挂钩机制,对部门监管工作进行监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强化通用执法、联合监管、信用监管模块应用和风险预警线索处置、反馈,实现审批、监管联动,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推进审慎包容监管,实行柔性执法,引导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对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重点领域实行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制度;加强信用监管,加快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有效机制,真正实现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市场经济动中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务服务局;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
(八)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对依法应当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价格、内部治理、经营模式等各类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禁止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市场主体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等摊派行为。加大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升中小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便利度。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法律服务。依法依规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鼓励各级各部门依法依规建立柔性执法清单管理制度,对轻微违法行为慎用、少用行政强制措施,防止“一关了之”、以罚代管。依托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权服务平台,及时处理市场主体维权诉求,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牵头单位: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直及省市驻昌有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九)持续加大全产业链招商力度,助推市场主体培育倍增。按照“加大签约力度,加快项目落地,提高招商实效”的思路,打好项目落地见效攻坚战。一是围绕产业抓招商。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延伸核桃产业链、茶叶产业链、工业硅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链,使“拥有资源”变成“利用资源”,让“资源优势”成为“发展优势”。二是用活政策抓招商。用足用活市各级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奖励资金,引进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和项目。三是强化服务抓招商。完善重点招商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月度调度、动态跟踪推进督办工作机制。构建“一个招商项目、一名领导主抓、一个责任部门牵头、一名联络员跟进”的保姆式服务体系,变“企业跑”为“干部跑”,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每年策划包装亿元以上招商项目20个以上,引进10户以上有品牌、有市场的重点企业。同时,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合作伙伴的引进,促使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县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各招商引资任务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汇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深入落实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在尊重市场主体意愿的前提下主动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完善与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听取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反映和诉求,找准制约市场主体培育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依法依规帮助解决。依托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功能,认真落实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做好问卷调查、投诉举报、交办处理、结果反馈等全流程网上办理,积极推进市场主体24小时常态化监督营商环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工业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工商联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成立365bet如何提款_mobile365_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跟踪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各相关单位、各乡镇每季度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二)强化协调形成合力。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市场主体的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市场主体、支持市场主体、服务市场主体的良好氛围。将年度发展目标作为“硬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和各乡镇。责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责任部门与乡镇之间要加强对接,形成全县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宣传市场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重大意义,弘扬企业家精神;宣传扶助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市场主体发展的典型经验和企业应对挑战、转型成长的典型做法,提振企业信心。
(四)强化考核监测分析。县政府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将市场主体培育推进情况作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县政府督查要将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定期跟踪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建立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加强日常监测,强化工作调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科学研究市场主体的进入和退出规律;建立全覆盖的运行检测平台,认真研判发展趋势,为指导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