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8169183-5-/2023-0119001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昌宁分局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3-01-19 |
文号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主题词 |
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场全民参与、共同分享的社会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中华环保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要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桥梁作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力量。
搭建社会交流平台,为环保事业贡献民间力量和智慧
联合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圆心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共识是社会行动能力,把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积极性和行动力凝聚到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上来,画出生态环保最大同心圆。
自2005年成立以来,联合会围绕环保热点话题,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环境与发展论坛,编辑出版论坛成果论文集6册,形成提案或议案30余份提交全国两会。作为环保社会组织的“排头兵”,成功举办了15届全国环保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成立了环保社会组织联盟,为社会组织学习政策、交流经验、探讨工作、答疑解惑搭建平台。与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共同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民间社会组织交流座谈会,增进了两岸生态环保交流互动。
下一步,联合会将继续打造环境与发展论坛品牌,办好环保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和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环保问题,商讨环保对策,策划共同行动。根据环保社会组织的需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思路,继续为社会组织做好服务,把联合会办成环保社会组织的“家”。
用好生态环保法律手段,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
联合会努力探索和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组建了全国环保公益志愿律师队伍,目前与400多位公益律师和200多个律所签约志愿公益服务,至2021年底,开展了80余起环境公益诉讼,处理环境污染投诉3000余起,维护了公众正当环境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联合会出版了环保法庭案例选编6册,组建了我国唯一的环境案件数据库,举办了9届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为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今后,联合会将坚定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众合法环境权益,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或发声。“十四五”期间,联合会将协助和配合国家环境法治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的影响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升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守法用法意识。
尽心为会员企业服务,促进民营经济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基本经济政策。把这个要求落实到联合会的工作中,就是要积极主动地为会员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联合会现有800余家民营企业会员。长期以来,联合会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邀请专家为企业定期开展环保政策大讲堂活动,借助环保社会组织的优势,研制发布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保团体标准48项。成立环保专家讲师团,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及时掌握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和诉求,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与服务。
今后,联合会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家国情怀,以产业报国、实业强国为己任,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联合会将增强为会员单位服务的意识,完善会员单位服务制度,通过服务增加与会员单位的粘性,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开展民间环境交流,讲好中国环保故事
联合会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联合会具备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咨商地位等资质,先后出席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接待3位联合国副秘书长、20余个国家的代表团来访,主办承办国际会议13个,开发并实施可持续消费、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的国际合作项目15个,获“中欧环境治理项目优秀地方伙伴关系项目”“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优秀项目”等荣誉称号。
联合会与台湾相关环保社会组织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开展了多项两岸环保交流,2017年,联合会与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共同举办海峡两岸环保民间组织交流座谈会,达成了环境教育进校园、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培育等公益活动合作意向。2018年,联合会受邀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慈善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2019—2022年,联合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环保民间组织连续举办三届“海峡两岸环保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联合会与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国华人商会建立了良好关系,2022年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行动倡环保”的中小学生绘画比赛,来自西班牙的20多名小朋友用画笔描绘了他们的中国心。
“十四五”时期,联合会将继续加强生态环保国际交流合作。一是在生态保护方面,将积极争取双边、多边国际资金资助,借助项目实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等议题的协同治理,逐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二是在能源转型方面,继续与国际组织、企业等携手合作,围绕低碳新基建、零碳交通等主题开展项目合作,促进基建、交通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扩大绿电应用范围。三是在污染防治方面,在做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全价值链治理塑料污染”项目的基础上,总结项目产出,形成中国民间塑料污染治理立场书,积极参与到塑料公约的提案和推动后续公约落实当中,形成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的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影响力。四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在已有品牌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双碳”议题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并提升环保民间组织的传播和倡导能力,同时着重在低碳交通方面以资助的方式编制优秀民间解决方案的案例集并不断扩充推广。